新闻资讯

 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19-01-04
台中歌剧院第二届驻馆艺术家从近60人的名单中选出,科技艺术家王连晟、庄志维,编剧林孟寰及绘本作家包大山,四位艺术家将从2019年1月,展开1-2年的驻馆创作。
 
歌剧院在今年10月策划2019/2020年驻馆艺术家时,以表演艺术跨域创作为目标,期待驻馆艺术家们能与外界多元接触、开创跨领域创作展演的潜力,成为歌剧院推广艺术教育的助力,扮演艺术与科技合作的中介角色,因此设立科技互动艺术、编剧及绘本创作为第二届驻馆艺术家的标的。艺术总监邱瑗谈及今年合作的驻馆艺术家时指出,在看到《嫁妆一牛车》让她相当震撼,所以希望能藉由林孟寰的创作,让歌剧院成为一个音乐剧的剧场,并且和台中的民众有更多的连结。
 
邱瑗总监也认为创作时不该以固定的美学强加在作品上,尤其对孩子而言,美学不应该是被教导或有标准的,而是应该让孩子们有自己的想象和理解,于是邀请了一位绘本作家成为驻馆艺术家,期待包大山能以创作让孩子们对剧场充满好奇并且走进剧场。
由于现在是科技的时代,科技充满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面向中,无论是感知、艺术或是日常,邱瑗总监希望歌剧院能成为台湾发展科技艺术的平台,于是我们邀请了两位科技艺术家-庄志维及王连晟,探索科技、艺术与歌剧院本身结合的各种可能。
 
邱瑗总监间也强调歌剧院与驻馆艺术家之间,是一种伙伴关系。歌剧院除了开放软硬件资源,提供排练空间、实验开发平台及营销、行政、国际交流的支持,也提供研发、创作经费,让艺术家们较无后顾之忧的创作。另一方面,艺术家们也将参与歌剧院的各类讲座、工作坊、剧场导览、展览、国际交流、演出等展演活动,引导民众亲近视觉艺术、体验剧场。
 
这次驻馆艺术家其中一位就是编剧林孟寰(大资)是台中囝仔,善于融合各种表演元素,他参与创作的《通灵少女》拍成电视剧,叫好叫座;今年又与嘉义阮剧团及日本导演流山儿祥合作,改编王祯和的小说《嫁妆一牛车》。在未来两年的驻馆期间,林孟寰除了重新认识台中的艺文环境与观众,还计划挑战音乐剧的创作,林孟寰希望她的作品充满质感,且能亲近民众,融合在地、文学、音乐这三个元素进行创作,音乐剧具有娱乐型与普及性,能吸引一般不常进剧院的民众走入剧场。只要能好好地说一个故事,作品与观众的链接性是很高的。
 
另外一位驻馆艺术家就是绘本作家包大山所创造的「熊超人」系列广受年轻族群喜爱,2016年为飞人集社剧团《超亲密小戏节》设计主视觉,也曾参与万芳《时间仍然继续在走》等大型演唱会舞台视觉设计。包大山说:我一走进歌剧院立刻就有图像在脑中产生,这里像是一个洞穴,洞穴中充满奇妙的事物与各种开放性,我希望之后能在作品中呈现这样的感觉。」绘本是一种可以超越年龄、最具亲和力的艺术形式,明年有包大山担任驻馆艺术家,将会是歌剧院推广美感教育的一大助力。
 
科技艺术创作者王连晟的创作兼跨互动装置和声音表演。艺术总监邱瑗认为,王连晟的专长与歌剧院的设计概念相当契合,他的声音表演能丰富歌剧院做为一座『听的建筑』的理念。王连晟计划在歌剧院运用现代科技结合舞蹈与其他领域,实验由舞蹈控制声音、影像或机械的创作形式,同时也将在中部地区的学校推广数字艺术。
 
科技艺术家庄志维也是台中人,具备艺术与建筑专业背景,擅长运用光和空间创作互动装置。今年参与台中市政府大型城市建设之文化艺术策画,打造《装置微光计划 – 台中车站1908》雷射装置艺术。庄志维表示,他是念建筑的人,对我而言,歌剧院能克服曲墙结构,顺利竣工是非常令人感动的。当我接获驻馆艺术家的邀请时,我立刻询问我能不能看看歌剧院的建筑师的分析图面?我会仔细地分析建筑结构,看看这栋建筑还有哪些可能性与不同的使用方式。」他会如何运用歌剧院的不规则空间,令人期待。
 
邱瑗总监表示,歌剧院是死的,而艺术家是活的。歌剧院提供了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,让艺术家得以发挥;而歌剧院也从艺术家们驻馆的过程,得到来自艺术家的滋养与丰润。